監管趨勢
01 《細胞治療產品生產質量管理指南(試行)》發布
10月31日,為指導藥品MAH規范開展細胞治療產品的生產和質量管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發布了《細胞治療產品生產質量管理指南(試行)》,對細胞產品生產質量管理進行了明確說明。本指南所述的細胞治療產品(以下簡稱細胞產品)是指按藥品批準上市的經過適當的體外操作(如分離、培養、擴增、基因修飾等)而制備的人源活細胞產品,包括經過或未經過基因修飾的細胞,不包括輸血用的血液成分、已有規定的移植用造血干細胞、生殖相關細胞以及由細胞組成的組織、器官類產品等;本指南適用于細胞產品從供者材料的運輸、接收、產品生產和檢驗到成品放行、儲存和運輸的全過程。直接用于細胞產品生產的基因修飾載體或其他賦予其特定功能的材料的生產、檢驗和放行等過程應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及其相關附錄的要求。本指南試行發布實施,細化和完善了細胞治療產品產業化階段生產質量管理方面的技術要求,為細胞治療產品生產企業提供指導意見,同時,也可作為監管機構開展各類現場檢查的重要參考。
信息來源于網絡
02 CDE發布《組織患者參與藥物研發的一般考慮指導原則(試行)》
在藥物研發過程中,傾聽患者感受,關注患者視角,有助于確保獲取來自患者的體驗、需求和區分優先級,這些信息可作為臨床試驗關鍵質量要素之一,納入整體藥物研發計劃?;颊邊⑴c到藥物研發的全生命周期中,符合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藥物研發宗旨。為了便于申請人通過組織工作,更好地獲得患者的體驗信息和數據,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藥審中心組織制定了《組織患者參與藥物研發的一般考慮指導原則(試行)》(2022年第46號)。根據《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于印發藥品技術指導原則發布程序的通知》(藥監綜藥管〔2020〕9號)要求,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查同意,CDE于2022年11月25日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信息來源于網絡
行業動向
01 阿爾茨海默病藥物2期臨床中期結果積極,顯著改善激越癥狀
近日,SciSparc公司宣布了旗下藥物SCI-110治療伴激越癥狀的阿爾茨海默?。ˋD)患者的2a期試驗的積極中期結果。SCI-110是SciSparc公司基于大麻素的創新藥物組合。本次所公布臨床試驗是一項開放標簽研究,共納入了20名受試者。中期結果總結了前8名受試者的數據,達到了安全性的主要終點與次要終點,提示了該藥物安全性與耐受性良好。在探索性終點方面,8名受試者中有6人出現食欲增加,所有受試者認知和睡眠質量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改善了AD患者的激越癥狀。
信息來源于網絡
02 新型iPSC細胞療法開創糖尿病治療新方式
芝加哥大學機構審查委員會(IRB)近日通過了Sernova細胞公司Cell Pouch System?用于治療低血糖意識不全的1型糖尿病(T1D)患者的1/2期臨床試驗的方案修訂。Cell Pouch System?由新型可植入囊Cell Pouch、胰島細胞和微囊化免疫保護措施組成。胰島細胞是來自合作方Evotec公司的iPSC來源胰島細胞。在參與T1D研究的前6名患者取得了積極的中期結果之后,修訂的方案中優化了給藥劑量,將胰島移植的間隔時間從180天縮短到90天,縮短了總體治療周期,加速潛在的次要終點療效的到達。
信息來源于網絡
03 基因編輯療法Verve-101被暫停,其走向臨床還有哪些挑戰?
11月7日,美國Verve公司發表聲明,FDA已暫停其基因編輯療法Verve-101用于治療雜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IND申請。Verve-101于今年7月在新西蘭完成首例患者給藥,是全球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體內堿基編輯療法。該療法的堿基編輯技術由美國哈佛大學劉如謙團隊發明,被認為是下一代基因編輯技術。目前還不清楚FDA為何暫停Verve-101的IND申請。體內基因編輯療法目前尚未有任何產品獲批上市,走向實際應用還需要在基因編輯工具、脫靶風險控制和遞送效率等方面的大量基礎研究工作支持。
信息來源于網絡
04 漸凍癥細胞療法的上市申請被FDA拒絕
11月10日 BrainStorm 細胞治療公司宣布,FDA已經拒絕了該公司用于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間充質干細胞療法MSC-NTF(NurOwn)的BLA申請。此前BrainStorm披露的3期臨床試驗未達到主要終點與次要終點,且存在受試者退出率較高的問題。但亞組分析與事后分析均提示,在病情較輕的患者中,NurOwn的療效優于安慰劑組。FDA表示, BrainStorm可以要求召開A類會議,以此討論拒絕文件的相關內容。
信息來源于網絡
05 Resolution和CCRM合作開發誘導多能干細胞衍生巨噬細胞療法的制造
11月7日,專注開發巨噬細胞療法的生物制藥公司Resolution Therapeutics Limited與專注開發再生醫學技術和細胞基因治療的CCRM及其子公司OmniaBio Inc.,今天宣布一項研究合作,以開發和擴大Resolution現有的iPSC衍生巨噬細胞療法的制造平臺。與CCRM和OmniaBio的合作將幫助Resolution Therapeutics的iPSC衍生巨噬細胞療法建立一個可擴展、符合GMP的生產制造平臺,使Resolution Therapeutics能夠加快向有需要的患者提供突破性藥物。
信息來源于網絡
06 日本臨床級iPS細胞儲存項目可為40%的日本人口提供細胞服務
11月16日,來自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和日本CiRA基金會的科學家們報告了臨床級iPS細胞庫建立的最新進展。該iPS細胞庫目前可為大約40%的日本人口提供HLA匹配的iPS細胞系。自2015年以來,這些iPS細胞系已用于10多項臨床試驗。該庫的建立是 iPSC在細胞治療中臨床應用的重要一步。
信息來源于網絡
07 FDA批準首個B型血友病基因療法上市
美國當地時間11月22日,FDA宣布批準UniQure公司的腺相關病毒(AAV)基因療法Hemgenix(Etranacogene Dezaparvovec),用于治療成人血友病B型,這也是FDA批準的首款B型血友病基因療法,目前該療法定價350萬美元,再次刷新全球最貴藥物記錄。
信息來源于網絡
研究進展
01 突破血腦屏障,靶向致病RNA治療漸凍癥和癡呆
近日,來自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PNAS》上發表了題為《A blood–brain penetrant RNA-targeted small molecule triggers elimination of r(G4C2)exp in c9ALS/FTD via the nuclear RNA exosome》的研究論文。C9orf72基因突變是遺傳性漸凍癥的主要原因,C9orf72基因中六核苷酸重復序列(GGGGCC,G4C2)異常擴增,既影響了C9orf72基因的正常表達,還會產生一種名為二肽重復蛋白(Dipeptide Repat Proteins,DRP)的神經毒蛋白。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可以透過血腦屏障的小分子化合物,該化合物通過結合并利用細胞的自然過程來消除致病RNA(G4C2),讓這些被釋放的內含子RNA通過外泌體被作為廢物清理掉。Matthew Disney 教授表示,這種方法代表著RNA藥物發現領域的一個顯著進步。這項研究首次證明可以開發透過血腦屏障的分子來消除毒性的基因產物,在漸凍癥中的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這將為治療包括漸凍癥、額顳葉癡呆、亨廷頓舞蹈癥、肌肉萎縮癥等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原文鏈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10532119